在家听完一堂公开课的讲座后出门去江边溜达,决定换条从没走过的路线,每天都有点小改变,或许会激发新的想法,亦或许会有新的契机,说不准呢!
现在日程表中出门的时间也从原来的八点前变更到九点半之后,太早出门,很多店铺都没营业呢,出门的任务也从原来只是沿江快走锻炼身体,增加了留意沿路店铺信息,观察市场行情。
于是,一出门,我便留意路边每个商铺的门口信息,看有没有招人的,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想去的。特别留意的时候才发现,很多店铺贴着转让、带技术转让、房东直租的告示。前几天还正常营业的店铺,过节后竟然就在转让了。上一次路过还在想象这些店铺是否赚钱,自己做这样的店合不合适,这次就关门转让了。如此近距离真切的感受到生意难做的经济滑落,心里真不是滋味。偶有贴着招聘的餐馆服务员,工资两三千的字眼讽刺着我投过去的目光。这样的环境,这样的工资,是我想要工作的地方吗?我忍不住问自己。或许我的方向错了,这些路边小店工作好不到哪去,工资更不会高,更别说工作环境了。以后应该去商场写字楼或是其他更干净高大的地方逛逛。于是快速得出结论:这边只适合沿江边锻炼身体,不适合留意工作。眼光也不再留意路边的各种信息,直直的往江边走去。
路过一片城中村的房屋,看到墙上贴的单间直租,24小时热水的出租信息,又想到我换租房的计划,我会甘心住进这样的环境吗,想也不敢想,不,一定不会,自己怎么会落魄到这种地步。如果换一个条件仍不错的,价格也不会低,那还用换吗?那就干脆不换?不知道!还是等北京之行回来再努力找工作吧,如果在房子到期前能找到工作,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吧!哪怕找到的工作只够支付房租和车位租金,也比坐吃山空只出不进的要好。唉,我这是已经自甘堕落到无可救药的想法吗!
走出城中村很快就来到了江边,再留意沿江边一片比较新的房子,尤其还有别墅和多层,这才是我向往的,比较满意的。但我知道这一定比自己现在住的房子还要贵的多,赶快打消换房子的念头,回归自己原来的计划,不是说要看自己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,根据新工作的位置再考虑换到哪里吗,万一一直没找到工作,就找个便宜点的房子,进行更换。房子的事还有点时间,还是先不考虑此事吧,优先考虑工作的事。
自己的心理活动总是丰富多彩到一不小心就跑题。沿江而行,不再考虑其他,专心听着手机里继续播放的《大江大河》,跟随剧情收回自己胡思乱想的思绪。绕一圈后不想多停留,就想回家了。
回到家里刷招聘信息时,还想着转行的事,还是想从户外做为切入点。一个户外协会的信息很合时宜的跳出来,我眼前一亮,看看他们是否有招聘需求。点开后长期招聘的字样赫然在目,我兴奋的点开,30岁以下的要求将我的情绪又打入谷底。但我现在脸皮已经练得很厚,无视他们的年龄要求,决定按招聘信息上的联系方式,先加招聘联系人的微信亲自聊一下,微信很快通过了,刚聊了一句,她就让我先发简历。我把准备好的关于户外的那份简历发了过去。并发信息解释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些,但体力精力各方面都没有问题。还跟她讲最近的徒步经历,从三峰长穿毕到麦理浩径全程重装,以表明自己体力好的很。
她看完简历后委婉的告诉我,他们一般是要招体育专业的学生,而且协会不是盈利性组织,我又是跨专业,工资都很低。她看到我之前的经历感觉他们的工资肯定满足不了我的要求,就先问我意向薪资是多少,我知道这个行业没法跟之前的地产相比,就说可以按你们的标准来,你们工资能有多低?她说最多三千。我一下子沉默了,勉强够我的房租啊。又问她,有没有其他补助之类的,她没有回答,而是转移话题建议我去找户外俱乐部之类的,可能她看到我的求职意向里有领队,就一直说她们这个组织没有领队的,户外俱乐才有。我解释说,这份简历是特意为户外写的,不确定有哪些职位,就按常规的写上了,也并不是一定要做领队。但她还是没有给我任何希望,好像我走错了门一样。我知道哪怕是同意这样的工资也是没戏了,只好礼貌的谢过,并建议她和领导再看一下,商量商量,看能不能给个试用的机会。我想就当做公益了,至少迈出尝试的步子吧,这也算转行的一个起始,最终还是不怀希望的结束了对话。
这时之前联系过的自驾俱乐部的又发来一条稻城亚丁线路,说了句欢迎发布招募。顺手的事情,我发了个ok的表情,就编辑一下发了出去。晚上的时候,发现有几个点赞和收藏的人,还有一条留,这算是反馈最多的一条帖子了,也是一个进步的喜讯吧。
留的是个上海女生,她也刚好那个时间段走稻城亚丁,只是出发地不同,后半程路线重合,想后半程蹭车,并说可以出车费,她把我当成自己和朋友自驾游了。我告诉她自己有事去不成,可以跟去的朋友联系一下。于是,我把信息说给,如果自驾车不满员的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