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没足,饭已饱。
谢小玉回到自己的石室之中,还没等他打坐,外面就有人来拜。
那人正是刚刚分开的苏明成。
一进石室,苏舵主低声问道:“小哥,你恐怕不清楚,是谁想要找你麻烦吧?”
“是一个扇不离手的中年文士,应该没错吧?”谢小玉早有猜测。
他想到了两种可能。
。
八个字全都是用云篆所书,初一看是字,仔细再看,却又感觉变幻万千,仿佛藏有无穷玄机。
他缓缓地将经卷展开。
里面的文字同样以云篆写成,读起来隐晦难懂,而且庞杂散碎。但是只要他看得懂,必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。
谢小玉呆呆地看着,他看得非常仔细,脸上时而欣喜,时而苦恼,时而若有所悟,时而皱眉苦索。
苏明成在一旁垂手而立,他没看经卷,那上面的文字他可以倒背如流,他注意的是谢小玉的脸色。
谢小玉绝对不是他请教过的第一个人,之前他已经让五个人看过这部道书。不过其他人的表现都没有这么精彩。
好半天,谢小玉才回过神来,脸上已经没了一开始的淡然,多了几分敬意。
“当初我在门派里面的时候,就听说过这部《十方道藏》。
这部道藏乃是一万七千年前,天一、太和两派联合二十六家道门,费时百余年编纂的一部惊世典籍。
全书以大衍为数,分成四十九部,又以大道三千为数,再分成三千卷,每一卷又分许多册,总共八万四千册,隐谕八万四千法门。每一册又分正经,真解和附录。
正经上记载着各派典籍中摘录的原文,其中的内容高深莫测,但是晦涩难明。所以才有了真解。真解是对正经的诠释和补充。附录则是那些衍化出来的法术、符篆、丹药、法器和阵法。
这部典籍包罗万象,令人神往,可惜在一万年前天地大劫中,天一、太和、二十四家道门无一幸免,这部道藏从此散失。现今各大门派和朝廷都有收录,却都不全,其中以皇家秘藏最多,总共收录了六千七百余篇……”
谢小玉侃侃道来。
苏明成完全听傻了。
以前请教的那五个人,只是猜测《十方道藏》博大精深,可能是一部无上典籍,也说过,这只是其中的一篇,还不是正篇,而是注解,里面的内容零碎残缺,根本没办法修炼。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这篇真解的出处。
他现在才知道《十方道藏》的来头如此之大,居然是天地大劫之前的道门至高典籍,整部道藏的篇幅更是惊人,四十九部,三千卷,八万四千册,二十五万两千篇。每一篇都和他手里这卷东西一样高深莫测。
只是想一想,他就快昏了。
刚才在酒席上的时候,他已经见识到大门派的可怕了,没想到可怕程度还要更高。
“小哥的门派肯定也收藏有这部道藏吧?”苏明成满怀期冀地问道。
“有,不过像我这样底层弟子,你认为有资格接触这等无上经典吗?”谢小玉反问道。
苏舵主被噎得说不出话来,谢小玉越是贬低自己,越让他感到无地自容,对那些大门派,也越发多了一丝仰头难望的感觉。
“求小哥指点一条明路。”苏舵主考虑自己要不要跪下了。
“这里面不是有路吗?”谢小玉朝着经卷一指。
苏舵主满脸迷惑,他请教过的那五个人,都曾经给过他一些指点,但是都要他放弃一身修为,改练别的功法。从来没有一个人告诉他,这部真解里面就藏着答案。
谢小玉所指之处,是非常靠前面的一句话,上面写着,剑气刚锐,故畅通无阻,破天阙,斩地枢……
苏明成的眉头完全皱成了一团,他根本不明白谢小玉指的是什么?
“你大概以为这是废话吧?谁不知道剑气锋锐,至于后面几句,肯定是夸张的说法。”谢小玉笑着问道,笑意中明显带着鄙视的味道,就仿佛一个饱学儒生看着一个文盲。
苏明成臊得满脸通红,恨不得找一根地缝钻进去,人家已经给他指出关键了,他还看不出来。
谢小玉知道,不能把顺风帆扯得太足,火候已经够了,他解释道:“上古道书中常用天阙来指紫府,用地枢来指任督玄关,破天阙就是打开紫府,沟通天地,斩地枢则是连接中轴,贯通周天,这样一来前两句也就有解了,恐怕是指将体内真气转化为剑气,剑气刚硬而又锋锐,所以能够畅通无阻。”
谢小玉停了一下,把经卷展开,然后点了几个地方,继续说道:“后面全都不再提‘真气’或者